1.油价真的下跌了吗?收益的是谁?

2.哪个国家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叙利亚

3.俄罗斯经济那么差,为什么还要坚持在叙利亚打仗?

4.叙利亚问题最新局势与分析

油价真的下跌了吗?收益的是谁?

叙利亚油价最新调整_叙利亚汽油价格

2014年最出乎意料的,莫过于“跌跌不休”的国际油价。仅半年时间,原油价格遭到“腰斩”,从今年6月的每桶115美元跳水至55美元,“三位数”油价的时代似乎已宣告终结。

油价暴跌的背后,是产油国之间的博弈,也是大国之间的经济较量。沙特坚持不减产打响石油价格战,意图打压美国页岩油热潮,美国则有望趁机摆脱对中东的依赖;委内瑞拉、伊朗感受着暴跌的切肤之痛;西方的舆论号角顺势响起,渲染油价将拖垮俄罗斯经济,正如他们在1998年看到的那样。油价的起起伏伏,也记录着国际政治格局动荡的这一年。

俄罗斯:油价暴跌,拿什么对抗西方制裁?

2014年,卢布大幅贬值再次唤起了俄罗斯人对1998年债务违约的记忆。那一年,卢布在几天之内崩盘,迫使俄债务违约。当年GDP下降了2.5%,工业生产下降3%,粮食产量下降2400万吨。

16年后,似曾相识的阴影再次笼罩俄罗斯。今年3月,克里米亚入俄和乌克兰危机掀起西方对俄的制裁战,以逼迫俄罗斯让步。以牙还牙,俄罗斯则“祭出”天然气这张王牌,以“断气”对抗西方的经济封锁。

然而,下半年国际油价暴跌令这张王牌黯然失色。对于严重依赖原料出口的俄罗斯来说,油价的严重缩水等于财路被掐断。油价的下跌直接削减俄罗斯预算收入,造成赤字增加、预算项目无法执行,进而加剧经济下行压力。俄总理梅德韦杰夫承认,“俄罗斯面临陷入深度衰退的风险”。

俄罗斯会重演16年前的经济崩溃吗?答案尚未揭晓,但不少西方媒体已吹响了“制裁胜利”的号角。就连本人都说,现在领导的国家要应对“卢布汇率的崩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俄罗斯的经济形势证明了在克里米亚的做法是错误的。

俄罗斯将今年的油价下跌形容为美国的“陷阱”。俄罗斯前财长库德林直截了当地说,美国正与原油输出国合谋压低油价,以此向俄罗斯施压,是美国的一个阴谋。

面对油价大跌、西方制裁以及资本外逃构成“完美风暴”,俄罗斯如何逃出暴风眼?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石泽说,俄罗斯有很强的承受和回旋能力,经济不会“崩盘”。且俄罗斯拥有大量外汇储备,更能采取有力的反制裁措施。

“俄罗斯经济拥有良好的基础,即便油价跌到40美元也没关系。俄罗斯经济也将克服当前的危机,这需要多久呢?倘若最糟糕的情况,需要差不多两年的时间。”在今年年度记者会上仍信心满满。在油价动荡的2014,俄罗斯掀起了“卢布保卫战”。

欧佩克:为保市场,忍受“割肉”之痛

今年,一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简称欧佩克)和非OPEC产油国抢夺市场份额的大战已经打响。抛弃了欧佩克通过限产来保持高油价的传统战略,沙特代之以一项新的政策,即不惜一切代价捍卫欧佩克的市场份额。

“无论价格是多少,减产都不符合欧佩克成员国的利益。不管油价降到20美元、40美元、50美元还是60美元,都无关紧要。”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长阿里·纳伊米说。

在外界看来,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较量。分析师认为,沙特是在向美国页岩油下战书,以求挫败对其市场份额的威胁。观察人士预计,全球油价持续下跌会快速打压美国的页岩油钻探活动,减慢产量增长并有助于支撑油价。

同时,“阴谋论”也在蔓延—沙特把低油价视为对伊朗与俄罗斯施加更多压力的良机。伊、俄两国在叙利亚内战中支持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而阿萨德是沙特的死对头。

但无论“阴谋论”是否真实存在,那些以原油出口为主要财政收入来源的国家,已经感受到了低油价的“切肤之痛”。海湾产油国拥有巨额外汇储备,他们有能力在一段时间内经受住冲击。而那些家底薄弱的成员国,就只能咬牙挺住了。

失去高油价的支撑的委内瑞拉,未来高福利和高补贴将遭遇麻烦。现在,委内瑞拉深受通货膨胀、消费品短缺、犯罪率持续上升的困扰,这些直接影响到马杜罗政权。

伊朗一方面饱受国际制裁和货币下跌之苦,另一方面油价走低令收入锐减,5%的GDP就此流失。总统鲁哈尼摩拳擦掌搞经济重建之际,却被国际油价的重挫束缚住了手脚。在伊核谈判的关键时期,失去了高油价的支撑,谈判底气恐怕也减少三分。

不过,今年“”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攻城掠地,却并未引发原油价格动荡。分析师认为,投资者们渐渐意识到,这些都不会给供应构成燃眉之急。从另一方面来看,原油价格的动荡,不再仅仅受地缘冲突的影响,这一次,经济逻辑战胜了国际政治逻辑。

美国:页岩油改变国际政治格局?

1973年,为了打击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欧佩克宣布石油禁运,造成油价暴涨,令美国GDP增长下降了4.7%,直接促使其转变了对中东的外交政策。自那时起,摆脱对中东的石油依赖成为美国面临的重大课题。

经过多年的勘探和开发,美国页岩油如今终能在能源市场上分得一杯羹,也试图跟沙特分庭抗礼。2009年之前还是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的美国,到2020年却有望跃升全球最大产油国。

新能源会令北美洲成为新的中东吗?如果这一猜想成为现实,美国对中东的依赖和影响会下降、美国在防范地球变暖上的兴趣会下降、欧洲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依赖程度也会下降。随着对石油短缺的担心减弱,美国也会开始探寻新的资源外交。

《纽约时报》的文章称,随着美国对中东的能源依赖的降低,华盛顿在当地承担风险和责任的意愿自然也会降低,至少在这个财政拮据的年代,这种意愿就显得更缺乏依据了。

同时,经济快速发展的亚洲,将成为美国与其他产油国的“兵家必争之地”。对于欧佩克而言,东亚和南亚的需求或许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新机遇,预计到2035年,产自中东的近90%石油将被吸纳到亚洲。

为此,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也应运而生。美国前任防长帕内塔说,到2020年,将有60%的美国战舰部署在太平洋。这意味着,美国加大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未来一旦扼住重要海峡,亚洲的石油运输就会面临危险。

种种利好,已经令美国媒体将能源视为的一项外交“武器”。《纽约时报》的文章甚至断言,二战结束后,“资源短缺”这个理由一直是塑造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的主导力量之一,如今,由于美国油气行业的技术知识和大胆开拓,世界已经迎来了一个新时代。

哪个国家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叙利亚

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造成叙利亚危机的所有原因。受阿拉伯之春的影响,叙利亚组织发动起义,这场起义由年轻的互联网用户发起。中东28%以上的人口年龄在15-29岁之间,也就是说有1.08亿青年人,数量达该地区史上之最。此外,几乎所有受阿拉伯之春影响的阿拉伯国家(巴林除外)都存在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问题。

不管在什么地方,导致起义的主要原因都是

1. 经济不稳定

2. 年轻人有想法

例如,美国独立战争最初是一场反对英国税收的财政革命。法国革命的缘由是皇帝斥巨资修建宫殿、发动战争。1979-1989年,罗马尼亚进行了长达十年之久的产主义革命,在此期间罗马尼亚停止了进口,把经济重心放在大规模出口上,以支付外债。人们生活水平受到严重影响,国家对食品、电力等所有资源实行定量供给。

沙特阿拉伯

看看中东地区,我认为沙特阿拉伯可能成为下一个叙利亚。为什么呢?沙特人的生活水准与政府有关。沙特政府基本上是靠贿赂民众让他们别闹事。鉴于伊拉克和利比亚的局势,页岩气可能影响沙特石油的价格,由此对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事实上,沙特经济现在已经受到了影响。沙特目前正在建设“2030愿景”,基本上是要将经济多元化到其他行业。沙特的主要问题是教育,也许沙特的最大威胁在于他们的教育制度过于注重宗教观念而非实践技能。经济不景气时,沙特年轻人可能会因为不具备相关技能而找不到工作。

另一个问题是沙特花费了巨资购买武器。沙特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之一,但这种强大只是设备上的,士兵作战能力不见得有多强。如果发生革命的话,最有可能从沙特伊东部最富有的石油省份、也就是什叶派的所在地开始,因为沙特是逊尼派君主制国家,什叶派的权利较小。

在外部影响方面,如果沙特王国出现动荡,伊朗和俄罗斯将直接受到影响。美国、欧洲和中国更希望沙特阿拉伯的局势稳定。由于沙特阿拉伯国家对石油市场的影响很大,沙特王国的革命可能引发下一次全球经济危机。

总而言之,沙特阿拉伯具备跟叙利亚类似的所有条件:派别主义、大规模的常规武库、年轻人、经济衰退。

俄罗斯

俄罗斯也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叙利亚。原因是什么呢?俄罗斯经济依赖能源出口。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占俄罗斯总出口的60-70%。其中石油出口占能源出口的60-70%,天然气出口占能源出口的20-30%。2013年,石油和天然气销售占俄罗斯出口总收入的68%。

吞并克里米亚之后,俄罗斯受到国际制裁。此外,自2014年以来,石油价格从106美元/桶下降到40美元,而且俄罗斯石油的价格比沙特阿拉伯贵多了。沙特的石油开采成本较低,因为在沙漠开采石油的技术要求不高,即使是40美元/桶也能获利。而由于地理环境等原因,俄罗斯开采石油的成本非常昂贵,所以为了赚取利润,油价必须更高。

目前,俄罗斯正在使用储备金,估计将于2018年(俄罗斯的选举年)初用完。人民生活水平将严重影响的支持率。一些社会学研究显示,相比其他政治人物来说,俄罗斯年轻一代最了解的是,他们反对的不是本人,而是制度设计。换句话说,俄罗斯人需要能够替代领导班子的政权。俄罗斯不存在真正的反对,因为不允许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俄罗斯有可能发生大规模的抗议活动,高加索也可能出现涉及军事运动和冲突的分裂运动。

拿现在的俄罗斯跟苏联相比,我们会发现其实俄罗斯已经具备了引发苏联解体的条件:国防预算增加、石油价格低廉、西部高度紧张、人们生活水平低下。

2015年也门的局势曾经一团糟,胡塞武装攻城拔赛,沙特组成联军支援政府军,对胡塞武装进行空袭,但多数分析人士表明,如果缺乏地面部队的参与,很难扭转胡塞武装的凌厉攻势

除了胡塞武装外,基地基组织半岛分支和“lSlS”也不容忽视,也门可能成为继叙利亚、伊拉克和利比亚后的第四个分崩离析的中东国家

战争机器一旦开启就会如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难于控制

沙特或许没有想明白攻打也门的长远影响,他们认为和胡塞武装比起来,基地组织尚在控制之中,但很有可能是胡塞越弱,恐怖势力越强,恶果在将来慢慢显示出来

现代美军特种部队在全世界几十个国家参加行动,驻扎和执行各种任务,这其中也包括让沙特少爷兵屡屡受挫的也门

英国《泰晤士报》网站报道称,美国特种部队早已进入也门地区,并且正在训练和指导一支数千人的也门精锐部队

现在美军特种部队和来自阿联酋的军事顾问正在指导这些也门军队在也门南部作战

现在在也门执行任务的军,包括了最精锐的海豹突击队,另外美军也为也门提供空中打击支援

在今年以来,美军已经在也门南部发动了至少80次空袭行动,主要是针对特定目标的定点打击1

美军在也门不参加直接的地面战斗,主要是提供训练、战术指导、战役策划和空中支援

地面战斗主要还是也门和沙特军队进行,也门军队的主要问题是主要武器装备都已经非常老旧,主要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苏联援助的那批装备

并且在长期的也门南北对战当中损耗很厉害,空中力量现在基本没有,现代化的侦察、探测、还有监控系统也没有

美军的办法是集中训练一批当地精锐部队,以此为核心,再加上美军的空中支援,美军近年在伊拉克其实也基本上是这样的套路。

俄罗斯经济那么差,为什么还要坚持在叙利亚打仗?

政治上有个词叫以退为进,反其道而行叫以进为退。

正是因为俄罗斯实力远不如苏联甚至经济发展不动,世界各国对俄罗斯是否还有大国底蕴表示怀疑,两次车臣战争打的稀?,让全世界看到俄罗斯的虚弱,伊拉克利比亚等苏式武装更是一败涂地,这个时候的俄罗斯已经是逆水行舟了,打的好处就是告诉欧洲那帮宵小,北极熊打不过美国打别人还是没问题,谁也别惹我,我揍人的底线很高,容易生气。也告诉亚非拉的兄弟,挨揍那俩是不会打仗不是本熊装备不好,你看这苏35还是很好用,还是可以买。最后告诉老盟友,俄罗斯已经从阴影里走出来了,伊拉克是过去式了,以后我再有人欺负你告诉哥哥摆他。

这就是所谓穷横

叙利亚问题最新局势与分析

60年代老阿萨德上台,将强对抗以色列,(不经意)成为苏联的一张牌(如同以色列作为美国干涉中东的一张牌一样,美国控制中东,即控制石油的美元交易,即保障美元的全球通用)。叙利亚与盟友伊朗,都是什叶派穆斯林,叙利亚从与以色列的对抗中抽身,让同是伊斯兰革命性质(与伊朗同)的直接与以色列对抗(这样成为了叙利亚的一张牌,这些牌都是为了在各种各样的谈判桌上争取条件的),叙利亚没有绝对实力帮助,伊朗则在苏联解体后帮助叙利亚和,美国如果控制伊朗,那么全球的石油资源只剩余俄罗斯一块不被美国控制,届时,美国降低油价,俄罗斯就灭成20多个国家,陆续加入北约后,美国再抬高油价,中国经济将无法发展,也会有亡国之危。回到原话题,美国不能直接打伊朗,因伊朗手中还有类似叙利亚、这类的牌在手里。伊朗不是阿拉伯世界,本来可以说打就打,但伊朗有阿拉伯世界的盟友,这就是其与阿拉伯世界的接口,所以,美国欲弄伊朗,先要关闭伊朗与阿拉伯世界的接口,即叙利亚。

能看明白吧,写的比较深奥,总结来说,伊朗世界的核心利益,是美国统一世界的最后一个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