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奥运会的金牌是纯金的吗?

2.黄金涨幅趋势如何分析

3.天价的冬虫夏草不光要钱还可能要命是怎么回事?

4.和田玉镶嵌足金

奥运会的金牌是纯金的吗?

青海金价今天什么价格_青海黄金回收黄金价格

金牌通常都不是用纯金制作的,但金子是最贵重的金属,因此称之为金牌是象征性地表明该奖项最为重要。但是金牌往往是金色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金牌就不是纯金的,是由昆玉和黄金做成的,金镶玉。

奖牌重量金牌244.5公克(1公克=1克)、银牌269公克、铜牌224公克。依照国际奥委会宪章规定,奖牌材质的比例,像金牌是92.5%的纯银,其余为纯金的材质电镀在表面,重量约有13.5公克。

扩展资料

1、里约奥运金牌也价格不菲。每块奥运金牌重500克,比伦敦奥运金牌重了近100克,是现代奥运史上最重的奥运金牌。根据巴西铸币局(Brazilian Mint)的奥林匹克奖牌生产经理Victor Hugo Criado Berbert介绍,金牌只含约1.2%的金,由6克金和494克银制成。根据路透社(Reuters)报道,这494克银中还有30%来自破碎的镜子和X光片。里约奥运金牌虽然又大又重,但是在目前的金属价格下,价值为568美元。

2、北京奥运金牌并不是最大最重的,其直径为70毫米,厚6毫米,重量仅244克;根据Telegraph,金牌价值仅393美元,但也有特别之处——金镶玉金牌。北京奥运金牌正面使用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背面取自中国古代龙纹玉璧造型的玉璧,所用的玉石是来自青海省的昆仑玉,正中镌刻着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奖牌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这块金牌彰显了“玉”的高贵品质,喻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金玉良缘”。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_金牌(用金子或镀金材料做的奖牌的统称)

黄金涨幅趋势如何分析

—— 以下数据和分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黄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黄金作为唯一兼具商品和货币双重属性的特殊产品,是最忠实的资产和现代信用货币的物质基础。从历史上看,黄金在应对金融危机、战争灾变以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20年初全球爆发“速度最快、范围最广、难度最大”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经济压力下行的背景下,黄金的价格持续增加。

全球黄金供不应求现状有所缓解

(一)全球黄金供给上行变动

黄金开采属于全球性业务,遍布除南极洲之外的各个大洲,黄金由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矿石提炼生产。从全球黄金供给情况看,世界黄金协会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2-2019年全球黄金供给量波动变化,2019年全球黄金供给量共计6219.4吨,较上年同比增加4.15%。

注:全球黄金供给量数据=金矿生产量+生产商净套保量+黄金回收量+ 伦敦金银市场量,数据来源于世界黄金协会。

具体看,全球金矿供给中金矿产量最多,其次为伦敦金银市场协会和回收金供给量,2019年,全球金矿生产量共计3530.9吨,较上年减少20吨。2019年伦敦金银市场协会及回收金的供给量均较上年有明显提升,分别为1393吨和1296.2吨。

从世界金矿生产国的代表性国家看,中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金矿产量排名前三位,其中中国是全球金矿产量最多的国家,2019年金矿产量为380.2吨,占全球金矿产量的10.77%,俄罗斯和澳大利亚金矿产量分别为329.5吨和325.1吨,产量占比分别为9.33%和9.21%,其余国家金矿产量占比不足6%。

目前全球金矿产量的集中度较高,从世界黄金协会2019年各国黄金产量数据看,金矿产量排名前十的国家金矿产量共计2040.1吨,占比57.78%,而全球金矿产量前二十国家金矿产量为2723.6吨,占比77.14%,由此可见世界金矿产量的国家集中度较高。

(二)全球黄金投资需求拉动

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12-2019年全球黄金需求呈现波动变化态势,其中2012-2015年全球黄金消费量逐年下滑,2016-2019年需求量相对平稳,2019年全球黄金消费量为5782.7吨,较上年同比增加1.93%。

2019年全球黄金的需求领域中,受金价上涨的影响,抑制了金饰需求和黄金科技领域需求,但是受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全球经济不稳定性加剧等因素的影响,黄金的投资价值属性逐渐显现,投资消费需求、央行储备需求均有明显增加。具体看,2019年首饰及科技消费量分别为2122.6吨和326吨,均较上年有明显的下降。但是投资、央行及伦敦金银协会黄金需求量均较上年有增加,分别为1273.4吨、667.7吨和1393吨。

全球黄金供不应求现状有所缓解

(一)中国黄金供给下行变动

据中国黄金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2019年我国原料黄金的产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变动,2019年国内原料黄金产量为380.23吨,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与2018年相比,减产20.89吨,同比下降5.21%。受自然保护区内矿业权清退、矿业权出让收益政策、氰渣作为危险废物管理、矿山资源枯竭等因素的影响,河南、福建、新疆等重点产金省(区)矿产金产量下降。

2020年上半年,我国国内原料黄金产量为170.07吨,与2019年同期相比,减产10.61吨,同比下降5.87%。其中,黄金矿产金完成141.82吨,有色副产金完成28.25吨。上半年,矿产金产量排名前5的省份为山东、河南、云南、内蒙古和陕西,矿产金产量合计57.69吨。多数省份矿产金产量出现下滑,其中,湖北、安徽和贵州等省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矿产金产量降幅均超过20%;西藏、青海和河北等省份受疫情影响较轻以及产能增加等原因,矿产金产量实现25%以上的增长。

(二)中国黄金需求整体下降

从黄金的消费量看,2014-2018年我国黄金消费量逐年增加,2019年,全国黄金实际消费量1002.78吨,与2018年相比下降12.91%。其中:黄金首饰676.23吨,同比下降8.16%;金条及金币225.80吨,同比下降26.97%;工业及其他100.75吨,同比下降4.90%。受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因素影响,国内黄金消费疲软,尤其受2019年下半年黄金价格的不断攀升,黄金首饰消费出现明显下滑。黄金首饰加工业继续削减库存,但中金珠宝、上海豫园等传统黄金零售商仍能依靠扩张加盟保持销量增长。

2020年上半年全国黄金实际消费量323.29吨,受疫情防控、经济增长放缓和金价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黄金消费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同比下降38.25%。

(三)黄金市场交易活跃度高

黄金市场也受到了越来越多投资机构的关注,黄金现货、期货成交量呈大幅增长趋势。2019年,上海黄金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6.86万吨(双边),同比增长0.12%,成交额21.49万亿元,同比增长15.69%;上海期货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9.25万吨(双边),同比增长186.84%,成交额29.99万亿元,同比增长238.92%。12月20日,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权正式挂牌交易,为黄金交易品种增添了新的避险工具。

(四)2020年黄金价格上涨

全球贸易摩擦冲击和2020年以来公共卫生事件在全球的爆发推动了国际黄金价格大幅上涨。据生意社统计的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黄金市场价格波动上升,至2020年8月1日黄金市场价格最高达到了441.1元/克。

2020年全球以中美为代表的贸易摩擦持续加剧,且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人们对经济的预期较不乐观,促进了兼具商品和货币双重属性的黄金价格的上涨,短期内随着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恶化,黄金价格将继续维持高位。

天价的冬虫夏草不光要钱还可能要命是怎么回事?

提起冬虫夏草,咱们最容易联想到的两个字是——贵和补。

冬虫夏草有多贵?

在购物网站,你能看到近10 克装、6000 元,比等重量黄金还贵的产品。

冬虫夏草有多「补」?

打开手机搜索一下,出来的都是「增强免疫力、抗癌」之类的词,听着就很「滋补」。

然而这一切,不过是一个「中国式」罢了。

冬虫夏草,真的值那么多钱吗?

1974 年,在冬虫夏草产地青海,冬虫夏草价格在28 元/ 千克左右,而彼时的金价约为11 元人民币/ 克,是冬虫夏草的390 多倍。

冬虫夏草价格的第一步突破是在改革开放之后。

大约在1990 年,冬虫夏草的均价升到1000 元/ 公斤。如果不考虑金价和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波动,此时的黄金与冬虫夏草价格比,已经由70 年代的390 倍下降为70 倍。

如果说整个80 年代冬虫夏草价格增长只是市场的自然需求的话,那么随后而来的「马家军」则给这个增长打了一针「兴奋剂」。

90 年代初,由马俊仁带领的一批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异军突起,光1993 年一年「马家军」就连破66 项全国乃至全世界长跑记录。

当时马俊仁称,「马家军」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佳绩,关键在于其日常的饮食中添加了鳖精、虫草之类的保健滋补食品。

受此影响,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波争吃滋补食品的狂潮。

▼ 名噪一时的「马家军」最后毁于禁药风波

虽然很快马家军陷入禁药风波,从此销声匿迹,这时人们才发现,当初助力马家军夺冠的可能并不是什么独特的传统滋补品,而是现代科学研制的兴奋剂。

但这已经阻止不了各类保健滋补品的价格飞涨。仅仅过了3 年,1993 年的冬虫夏草价格就从90 年的1000 元/ 公斤,翻倍为2000 元/ 公斤。

1995 年,国家放开了对私人经营冬虫夏草的限制,从此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开始推动冬虫夏草价格逐年稳步上涨。

2003 年的「非典」爆发,冬虫夏草价格迎来了第一次「质」的飞跃。

这场覆盖全民的恐慌,让民众对身体健康产生了不切实际的想法,一切宣传能够「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品都成了救命稻草。

非典过后,冬虫夏草借着这一波恐慌和「物以稀为贵」的名由,平均价格从几千元/ 公斤涨到1.6 万元/ 公斤,正式迈入「奢侈品」行列。

▼ 非典激起的恐慌,成了价格飙升的助力

登上神坛后,冬虫夏草的经历便和很多我们熟知的「人造奢侈品」类似了,它不仅是可以吃的滋补品,更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

到2010 年左右,受生态破坏和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不少冬虫夏草产区减产,供应量降低使冬虫夏草行情再次上涨,此时的冬虫夏草价格已经达到21 万元/ 公斤,也就是210 元人民币/ 克,而当年的金价约为280 元人民币/克,冬虫夏草价格几乎已经和金价持平。

只用了短短30 多年,被炒作的冬虫夏草,已与黄金一样贵重。

要知道1974 年一块1 公斤的金砖可以买到半吨重的虫草,而到了2010 年,同样的一块金砖可能连等重的虫草都买不起。

▼ 关键年份世界金价与冬虫夏草价格走势对比

冬虫夏草到底是什么?

有一个词,叫做「僵尸」,就是科幻片里那种半死不死的生物。

其实,用僵尸来形容冬虫夏草挺贴切的。

僵尸是受到了莫名的控制的活死人,冬虫夏草是虫子(蝙蝠蛾幼虫)被虫草菌控制的「活死虫」。

虫草的一生是这样度过的:

夏季,蝙蝠蛾幼虫产卵于地面,经过一个月左右孵化变成幼虫后钻入潮湿松软的土层。土里的虫草菌寄生于幼虫,在幼虫体内生长,不断蚕食幼虫直至其死亡。

经过一个冬天,到第二年春天来临,菌类的菌丝开始生长,到夏天时长出地面,虫草菌又可以开枝散叶,繁殖更多的「虫子僵尸」。

实际上这种菌类侵染形成的奇特生物并不少见,目前人类已经发现1500 多种虫草,而冬虫夏草只是其中很普通的一员。

▼ 蛹虫草(柞蚕)

▼ 蝉虫草(金蝉花)

▼ 蚂蚁虫草

冬虫夏草真有那么神奇?

与很多人的想象不同,在中国几千年的食补药材发展史上,并没有冬虫夏草的一席之地,甚至连中国传统草药名著《本草纲目》都没有记载过冬虫夏草。

直到200 多年前的1757 年,清代民间医生吴仪洛在其点评《本草纲目》的个人著作《本草从新》中,将冬虫夏草增补进去,这才开启了冬虫夏草登堂入室的大门。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冬虫夏草价格走高,学界对于冬虫夏草的研究也逐步加深。

然而这么多年来几乎所有研究都无法证明,冬虫夏草里含有任何特殊的、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最初,虫草酸被认为是冬虫夏草里最明星的标志成分,被商家大力宣传。

但是很快学界就发现,虫草酸就是常见的甘露醇,一种很普通的化工原料。

甘露醇被广泛用于各种食品药品中,治疗便秘的开塞露里就有它。

▼ 一大瓶甘露醇,只要几块钱

后来,冬虫夏草又被宣传含有虫草素,一种少见的腺苷类活性物质,可能有抗癌的效果。

然而从2010 年至今,已经有多家专业科研机构发表研究成果,证明无法在冬虫夏草中检测出虫草素。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成树课题组于2017 年10 月在国际著名杂志《细胞》的子刊《Cell Chemical Biology》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再次证实冬虫夏草中并不含所谓的抗癌成分——虫草素。

长期吃虫草,可能砷中毒

不光是科研机构泼冷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机构也一直与民间的虫草热潮「唱反调」,主要是出于安全性的考虑。

2001 年,卫生部本着环保目的,命令限制冬虫夏草这类国家二级保护物种作为保健食品原料。

2009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组织专家讨论后也表示,冬虫夏草作为食品长期服用的安全数据尚不明确,「暂不建议作为食品原料使用」。

2010 年,国家质检总局加入进来,正式发布了《关于冬虫夏草不得作为普通食品原料的通知》。

▼ 冬虫夏草不能作为食品原料

由于服用虫草存在砷中毒的巨大风险,2016 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将冬虫夏草从保健品中除名,冬虫夏草连保健品圈子也混不下去了。

一边是极力热炒的价格和市场,一边是科研及官方谨慎甚至否定的态度,30 多年来被一步步捧上神坛的「人造滋补圣品」冬虫夏草,现在成了游走在食品、药品和保健品边缘地带的「黑户」。

出身非常普通、贵得没有道理、效果若有若无、吃多了反而有害……

如果你或者你的家人要买这样的产品,请一定三思。

和田玉镶嵌足金

帮你分析一下你这个挂件,你就知道价格了

这个挂件的玉质部分是和田玉青海料中的青白玉,属于广义和田玉

玉没什么雕工,普通的水滴啊型,目测大概3g左右,那么玉的部分行内价格大概200以下

上面的金镶玉的挂钩,重量大概在0.5克左右,按千足金计,按照目前的市场金价和加工费,金的部分大概200左右,那么这块牌子的行内价格是400以下

如果你在商场内或者大的玉器店,然后再冠上什么牌子的话,那就是翻几番甚至十番以上的价格了